撰文:吳綺琴 家庭動力創辦人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
www.familydynamics.com.hk
ngr@familydynamics.com.hk

在香港讀書的孩子,有多困難和有多壓力,相信都不用多說!「教育」差不多只是一個篩選制度的工具。孩子腦袋被塞進很多考試的材料,目的為求得到滿意的考試成績,卻往往不能培養孩子對追求知識和學問的興趣!很多父母都知道教育制度的弊端,但又脫離不到這個制度的框框,唯有拼命與孩子跟同這個遊戲規則,為了爭取大學入場券,卻犧牲了終身學習的動力。

比較有資源的家庭,會跳出這個制度,選擇國際學校,讓孩子在求學路程上,免於承受不正常的功課壓力。但問題依然存在!其實教養子女不是換過教育制度那般簡單。當然,在很多本地學校,孩子被過多和過深的學習內容,及過多的功課逼得喘不過氣來,在這樣高壓的學習環境,及與父母不斷角力的創傷下,孩子為求減壓,轉去打機、上網,放空腦袋,更有可能慢慢步入沉迷上網的結果。但原來在另一種輕鬆的教育制度下,學習的內容相對較少,功課亦不繁重,但孩子一樣被父母認為沒有動力、散漫、終日無所事事、沉迷打機、上網等,一樣有很多令父母擔憂的情況!所以,換個教育制度並不一定解決到孩子的問題,或令他們有積極的學習動機。

換了一個較人道的環境的確算是控制了環境因素,不至破壞孩子健康成長的空間,但內裏讓孩子產生動力的最重要關鍵,仍在於父母與子女的互動模式能否讓孩子感到被愛護、關注、欣賞、尊重而產生自動自覺的能力。在我接觸很多讀國際學校的孩子,他們的壓力不是來自功課或考試,而是來自父母對他們一些行為上的批評及指責,而又經驗不到父母對他們的承托或欣賞。父母會讓孩子在多出來的時間上多幾個興趣班,但父母與孩子玩耍、傾心事、聆聽、了解他們的感受的時間依然不存在,注意到的就是孩子做得不妥當的地方,要加以矯正。負面的互動只會令孩子「閂埋隻耳仔當聽唔到!」孩子提不起勁,於是在網上與朋友交談或玩網上遊戲!若孩子在學校裏空閒出來的時間,沒有因此而與父母建立更正面互動、更有質素的親子關係,那麼就算控制到不利的環境因素,但親子關係的疏離、功能化等,都會令孩子失去有時間和空間的優勢而發揮不到內在的潛質和實力。

我希望父母明白在培養孩子當中,實在有很多重障礙要我們一一來拆開,讓孩子能裡裡外外都得到應有的照顧。

Related Post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