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子慧
家庭動力 美國遊戲治療協會註冊遊戲治療師(督導)註冊社工

意外事件如暴力、意外、天災、跌倒及醫療程序等都可能讓孩子受創傷影響而變得退縮、失去自信或發展出焦慮和恐慌。我們無法確保意外不會發生,但我們可以透過情緒急救盡可能減輕事件帶來的傷害。以下是引導孩子度過驚嚇的八個步驟及原則:

一、先檢查自己的身體反應
成人的穩定沈著與鎮靜對孩子十分重要,所以請先花點時間注意自己的恐懼。深呼吸,逐漸緩慢地呼氣時,感覺自己身體的感覺。感覺雙腳、腳跟和雙腿,注意它們如何接觸著地面,直至覺得安定下來為止。

二、讓孩子保持安靜
如果孩子顯示出受驚嚇的徵兆,如:眼神呆滯、面色蒼白、脈搏和呼吸急而淺、失去方向感,或過度激動或過度平靜時,可以對孩子說:「你宜家安全啦!不過仲未驚完。媽媽或爸爸會喺度陪你安靜一陣,直到驚完先繼續行。」

三、引導孩子注意自己的感官感受
當孩子脫離驚嚇狀態後,可以溫柔及緩慢地問:「你既身體感覺點樣呀?」如他提到某些身體感受(如眼睛痛)時,可以再溫柔地引導孩子形容身體感覺,如「喺身體邊度?範圍幾大?點樣痛?咩形狀/顏色/重量?好似俾針吉咁?」如孩子太小或太過驚嚇而無法說話,讓他用手指出身體覺得疼痛的地方。

四、慢慢仔細觀察變化
在向孩子提出每個問題之後,必須慢下來,給孩子一、兩分鐘安靜的時間,讓孩子的身體有充足時間從驚恐中復原。仔細留意及觀察孩子復原的跡象,如自然地一個放鬆的呼吸、停止顫抖和哭泣,或開始伸懶腰、打呵欠、臉上出現微笑或開始接觸你的目光。

五、持續肯定孩子的身體反應
千萬不可制止孩子流淚或顫抖,因為身體自然反應會持續大約幾分鐘,而研究顯示在意外後能夠哭泣和顫抖的孩子,能夠在創傷中復原。你可以觸碰孩子的背、肩膀或手臂,溫柔地對孩子說:「唔緊要」或「啱啦!將啲驚震哂出來就會無事」來讓他們安心及知道這是正常及健康的反應。

六、信任孩子與生俱來的自療能力
信任孩子與生俱來的療癒能力,並信任自己有能力引導孩子。你的陪伴能提供孩子安全的空間,讓孩子釋放眼淚、恐懼或任何奇怪的感覺。不要改變孩子的姿勢、轉移注意力、把他抱得太緊,或是離孩子太近或太遠。

七、鼓勵孩子休息
恐懼的深層釋放和消化通常在孩子休息和睡眠時仍會繼續進行。暫時不要詢問有關意外事件的問題,以免引發更多的討論。提供平靜的環境讓孩子休息,這樣能促進更全面的恢復,讓身體回復到放鬆的狀況。


八、注意孩子的情緒反應,協助他了解發生的事
你可以在隔天當孩子休息過並且平靜下來之後,詢問孩子「你記得發生什麼事嗎?」作開始來引導孩子說故事及描述事件發生的經過及細節。孩子在過程當中可能會有不同的情緒如憤怒、害怕、擔心等,你可以透過分享自己經驗來肯定及接納孩子的情緒是正常的。並透過描述事情發生經過讓孩子整理及了解經驗而感到安全。

資料來源:彼德·烈汶、瑪姬·克萊 (2011)。不再受傷—孩童創傷預防指南。台北市:奧修生命之道學苑。

Related Post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