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如何講,孩子才願意聽

撰文:吳綺琴 
家庭動力創辦人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兒童遊戲治療師

父母教育子女的動機是善良的,這點毫無置疑,但往往卻教不出預期效果。這令我們不得不要細看,問題出在那裡。很多父母在表達的時候,沒有考慮到接收訊息的人,其實與自己的立場很不一樣。若沒有仔細檢視表達方式或說話內容,當說話一出,激起聽的人的反感,最後可能變成負面情緒的交戰!

究竟父母要如何講,孩子才願意聽?希望以下幾點能幫到大家:

1 介定問題誰屬

父母覺得孩子不對的行為,很多時都是生活細節,或生活規律的問題,例如沖涼,睡覺,執書包,執玩具等。在孩子的年紀,說他沒有責任感,不節制、不自律等等,這是大人的角度,他們沒有很多共鳴。歸根究底,孩子的行為令父母不滿,某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防礙了父母的需要:若孩子不跟預定的時間表,父母會感到混亂不安,亦會擔心孩子的作息及課業受影響;又或者父母已經感到很疲累,需要孩子合作,減輕自己的負擔。那麼,父母要介定問題是屬於自己,而不是孩子的。

2 勇於承接問題

當父母勇於承認問題是屬於自己時,那麼,表達方式或說話內容,便會有所轉向。父母的焦點不再是孩子這樣不對,那樣不妥,而是坦誠向孩子說明,現在父母面對的是什麼問題或需要,未能解決,以至心情如何受影響。

3 從自己角度表述

父母要從自己的需要這角度去表述,例如:“我已感到很累,我希望你執好那些玩具,不需要我再費力去執拾。”又例如:“很晚了,是時候上牀睡覺。不然,我會擔心你睡得不夠,容易生病。”

父母愛子女,子女一樣十分關心父母,若他們了解到自己的行為阻礙到父母的需要,為他們帶來困擾,相信孩子是樂於改善的。父母不單沒有在問題上貶抑子女的自我價值,還讓他們漸漸學習體恤別人的功課。

Related Post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