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經常性「失憶」父母如何控制情緒

撰文: 賴舜薇
家庭動力 心理輔導員 全球職涯發展師

媽媽陪太子練琴,孩子懶洋洋的態度,媽媽都懶得理,只想著,他能來練已經很好。媽媽在琴房外發發呆,放空一下腦袋。

這時,孩子喊媽媽進去,問這個音怎麼彈,老母親瞪眼一看,立即覺得心塞、腦梗、眼前一黑!那是Re啊!五線譜當中第一條線下面的第一個音啊!學了兩年鋼琴的人了,怎麼到現在都認不了譜?!是不是太離譜?!

相信99%的家長已經在這個時候向孩子開罵了!有些過於衝動的,可能已經一耳光扇去了。可這位媽媽忍住了。

她本來已經不怎麼好看的臉龐被憤怒扭曲得變形,面對兒子的這個提問,她抑制著情緒的巨浪,良久之後所回答的聲線已變得微弱而顫抖:「你問老師吧。」

當父母的真不容易,孩子的某個不經意,都可能觸碰自己的心理防線,這位媽媽天天「練功」,終於過了第一關——忍住了決堤的憤怒。

憤怒不能往外發,向內收的過程,其實極易引致內傷。她發現自己拎起手袋要走的時候,手腳冰冷,腿發軟,手顫抖,但還能勉強帶著孩子離開練琴房。

她快速地思考著為什麼會這樣,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她該如何面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媽媽開始進入第二關,理性分析。但由於剛才突如其來的巨大情緒的餘波尚在,媽媽未能在此時想到任何可以支撐孩子認不到琴譜的原因。

媽媽努力用平和的語氣去表達自己的不滿:「為什麼你要裝作不懂?!」「你是在挑戰我的極限嗎?」「認譜就是一個數數的過程而已,你都十歲了,數1、2、3你不懂嗎?平時吃完飯擦不乾淨嘴巴,洗完澡擦不幹身體,做事情⋯⋯」突然,媽媽意識到自己將很多不滿與今天的不滿混為一談了,她立刻停住了自己。

保持自我覺察是父母修煉的主要功力所在,這位媽媽在情緒的餘波下都能保持留意自己是否說多了,是否合宜,真的要為她的努力點讚。

媽媽沉靜下來後,留意到自己除了憤怒,其實是傷心的、失望的、沮喪的,她輕輕地抹掉了眼淚,以盡量克制的、平和的語氣對孩子說:「如果你是媽媽,你說,你會不會感到沮喪?」

孩子點點頭,肯定地回答道:「會。」媽媽聽了,氣消去了不少。事後她再與鋼琴老師交流,發現孩子在某些時候就像「掉線」了一樣,突然什麼都不記得了,學過了像沒學一樣。媽媽聯想起她在外面聽過的育兒講座,這種症狀叫專注力渙散。她很高興自己終於找到了孩子做不到的原因,也慶幸自己在孩子「病發」的時候沒有對他造成傷害。

神奇的事情出現在了晚上,孩子溫習時異常地專注,動作利索,頭腦清晰,第二天還取得了滿分的默書成績!媽媽感歎孩子是有多愛自己,也慶幸自己真的練到了控制情緒的小小功力,以盡量克制的平和狀態去與「時而上線、時而掉線」的孩子溝通,並保持自我覺察,這場小考驗媽媽通關了。

Photo by Ketut Subiyanto from Pexels

Related Post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