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手足製造戰場

撰文:陳子慧 家庭動力 美國遊戲治療協會註冊遊戲治療師(督導)註冊社工

手足之爭是父母尋求協助的普遍原因之一。父母決定生下多過一個孩子為的是希望孩子們有伴共同成長。但當手足變成敵人,每天為小事不斷爭執,父母大多會努力成為裁判以維持公平同時判斷誰是誰非。可惜往往事與願遺,即使父母已很努力,但卻無法平息紛爭。

孩子對擁有的概念

研究發現二至四歲的孩子會認為先取得的物件便屬於自己。因此我們常常聽到孩子們爭玩具時會嚷著「我攞先架﹗」。如果我們充當裁判決定誰先取便誰先享受的話,只會令紛爭不斷,因為下一次又會有人因同樣理由堅持不讓。其實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的是「大家同時間都想玩同一玩具」。我們可以回應「原來大家都想玩,咁點算呢?」然後啓發他們思考解決方法,然後必須大家都同意才實行。而且要避免要求年紀較大讓年紀較少的,因為願意「分享」之前,孩子需要感覺「擁有」。反而,我們可以協助孩子如何恰當地拒絕分享,同時也需要孩子明白別人也有權拒絶。

平等等於公平?

有些家長為了顯示公平或避免衝突會為手足預備同樣的玩具或同等分量的食物。但平等是否等於公平?其實手足之間從來沒有平等,因為各自成長時間及環境均不同,各自能力及需要亦不同。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大家有不同需要,年幼孩子因能力不足需要父母較多協助。如孩子投訴父母較多時間照顧弟或妹時,父母不必給予孩子們平等的照顧時間,反而需要透過觀察及聆聽了解孩子的需要及感受,從而尋求解決方法。

協助同理而非盲目遵守規則

     父母教導孩子們相處都會讓他們學習相處之道,當孩子的高層大腦發展未完全,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及理解別人想法的能力均較弱。即使孩子知道相處的規則,但當遇到際情況時卻無法運用。我們要協助孩子們相處的重點並不是誰是誰非,因為當我們也只會指出別人的錯處時,孩子遇到衝突時便會不斷投訴及指出別人的錯處。因此,我們的重點在於協助他們明白別人的想法及感受,同時協助孩子表達感受。如有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時,我們可以回應「原來你都想玩呢個玩具,但係佢宜家玩緊,你突然拎走咗佢會覺得點?」。同時可以協助被搶玩具的孩子用恰當的方法表達情緒。

     最後其實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避免手足之爭,因為孩子就是透過衝突學習相處之道。只要父母明白手足之爭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便可以相對輕鬆地面對衝突。父母的平靜及耐性是協助孩子化解衝突的重要元素,同時為孩子建立良好的示範。

Related Post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