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鄺詠嫺

最近在輔導室遇到這對夫婦,在十多年的婚姻中常以吵鬧、激辯來處理衝突。慣於指控對方、說對方的不是。縱使知道自己也有不善之處,由於沒法平息內心的憤怒,於是便將所有責任歸咎於對方,認定是對方令自己失控。當事情平靜下來時,新一輪衝突又再爆發,如是者不斷循環,令彼此疲累不已。細聽之下,他們有以下的特徵:

「冷回應」引起負面衝突

夫婦關係中充滿各式各樣的邀請與回應,無論是提問、眼神或擁抱,都是情感交流的邀請。提出者渴求得到對方正面的回應,若得到的回應是「置之不理」、「漠不關心」甚或「大呼小喝」,必定會感到挫折、沮喪和被否定,懷疑對方對自己的愛。「冷回應」的態度既傷人又消極,不僅觸怒對方、引發衝突,也常使雙方的關係變得僵化。即使沉默不應的一方並不是刻意漠視,可是仍對另一方造成傷害。

如上述夫婦,當太太熱情地挽着先生的手時,卻被先生推開,這觸動了太太內心被拒絕的感覺,認為先生不再愛自己,因而對他產生很多的不信任,繼而心生敵意!有心理研究顯視,那些感受不到伴侣關注的人,較難應對日常生活的壓力,故伴侶之間應多留意彼此的應對方式。

難於接受別人與自己期望不同

例如,太太問及先生自己在他心目中的位置時,先生回答以她為家人及重要的人之一,太太便感到不滿,情緒變得傷心及激動。她渴求的答案是視她為愛人及無可取代的人,因此她便認為先生不再愛自己及自己對他不再重要。若先生按捺不住,指責她無理取鬧,橫蠻無理,便會變成悲劇收場。心理學認為,一個成熟的人可以接納別人和自己感受不同,我渴想你說我是愛人及無可取代,但你說我是家人及重要的人之一,這表示彼此對愛及情的理解與演繹不同,並不等於不愛或不重要,你與我的不同,是可以討論或接納,不需要用過激的情緒反應。但對於他們來說,對方的不同便等於否定了自己,不接納我,令我難過,內心深處產生傷害,但她不敢觸碰這份傷害,不探究這份傷害的由來,而是以怒氣來保護自己,以攻擊來為自己討回公道。

相方都認為自己付出很多

其實他們都願意為關係努力,男的明白太太性格剛烈,需要遷就,每每在衝突之後便忍氣吞聲,用盡方法去討好太太,希望平息太太的怒氣。太太又明白先生是盡責照顧家庭的人,近年她更不斷用言語去向他表達欣賞及肯定。但有趣的是,雙方都覺得自己做了很多,對方不懂欣賞及珍惜,時常感到委屈,當碰上生活偶發的不如意事件,先生便惡言相向,太太更是咬住不放,二人爆發強烈的衝突。

對他們來說最困難是明白自己的內心,他們甚少接觸自己的內心深處,焦點總是放在別人的言行上,以應然的態度來判斷對方的對錯。所以,需要藉輔導來幫助他們察看自己的內心,除了憤怒外,究竟我的感覺是怎樣的?對方令我感到憤怒的行為對我有什麼的啟示?我有什麼需要?那麼我又該做什麼?

Photo by Vera Arsic from Pexels

Related Post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