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阮慧敏
家庭動力心理治療師 亞洲家庭治療學院會員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認證輔導師
yuene@familydynamics.com.hk
www.familydynamics.com.hk
小薰就讀小學一年班,爸爸在小薰一歲時因病去世,媽媽早前依靠着丈夫
的積蓄,一直在家照顧小薰,但近年因為經濟情況變得緊張,媽媽要兼職
工作,以支撐家庭的開支。小薰近日不知何故變得無法安心上課,每次媽
媽帶小薰到學校,她都大哭大鬧,不讓媽媽離開,甚至上課時也要媽媽待
在學校外面一個多小時,好讓她透過課室的窗看到媽媽,她才勉強可以在
課室上課。
近日,小薰飼養的小花貓因病不幸去世,變得鬱鬱不歡,一直擔心着不幸
的事件會發生,例如媽媽也會有一天死去。自此以後,小薰害怕獨自睡覺
,身體亦經常不適,出現嘔吐和頭痛的症狀。
這種情況維持了兩個星期,媽媽筋疲力盡,感到十分擔憂和焦慮。媽媽透
過朋友介紹,向心理治療師尋求協助。
心理治療師透過遊戲治療,為小薰營造一個安全的治療環境,和她建立信
任關係,讓她慢慢獨自去探索,表達自己的不安。小薰從小呈現出退縮及
害羞的氣質,且自從媽媽兼職工作,小薰與媽媽建立的安全依附關係被動
搖,所以心理治療師為小薰規劃的心理治療目標,着重於讓她體會到這個
世界是溫暖和安全的,並鼓勵她分享自己的內心世界。
媽媽向心理治療師透露因為自己外出工作,感到沒有好好地照顧小薰,所
以在家裏對小薰變得千依百順,盡力保護小薰免受傷害,例如小薰要處理
一些簡單的剪紙手工,媽媽也千叮萬囑小薰要小心,警告她如果不小心弄
傷自己,便會送小薰往醫院,在疫情下,媽媽亦不能陪伴左右。但這過度
保護的育兒方式,令小薰感到十分焦慮,害怕與媽媽分離,而相信自己將
會像心愛的小貓一樣死去,晚上反覆出現與媽媽和小貓分離的惡夢。
緩解兒童分離焦慮的方法
心理治療師透過以下方法,幫助媽媽和小薰重新拼湊一個安全而且溫暖的
世界,令小薰建立獨立自主行為,改善分離焦慮的表現。
媽媽為小薰準備小花貓的相片,讓小薰透過繪畫好好和小花貓道別。
小薰可以揀選一張自己和媽媽一起的生活照片放在書包裏,讓她帶到
學校,以增加安全感。
媽媽改變過度保護的育兒方式,避免對小薰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當媽媽要離開學校的時候,會先清楚地告訴小薰她去那裏和多久會回
來接她。
媽媽告訴老師小薰的煩惱,好讓老師作出適切的配合,以協助安撫小
薰。
當媽媽和小薰在一起時,多擁抱和安慰她,讓她感到被關懷。
每次小薰能夠安然留在學校上課,媽媽會以小薰喜歡的食物作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