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脆脆做埋數學題」 「你睇下,個零字又寫成咁」

撰文: 賴舜薇
家庭動力 心理輔導員 全球職涯發展師

某日的下午,自修室裡走進了一對母子,孩子五、六歲的模樣,媽媽準備為孩子輔導功課。

媽媽說:「你坐尼度啦。」孩子坐下。媽媽接著說:「拿出今天的功課。」孩子取出。媽媽話:「快快脆脆做埋D數學題,然後我們再看英文。」孩子開始動筆。過了一會兒,媽媽說:「你睇下,個零字又寫成咁啦。」孩子歎氣。媽媽抑制住自己的煩躁,為孩子擦掉數字,並盡力保持輕聲地說:「再寫過,我唔要個“0”字的圈突出條尾巴,考試咁樣被扣分就好唔抵啦。」媽媽雖然努力克制自己,但語氣中,總有那幾分厭煩,孩子受不了這個氣氛,輕聲抽泣。又過了一會兒,孩子說要上洗手間,媽媽似乎覺得孩子在找藉口,猶豫了一會兒,最後還是陪他去了。回來後他們開始讀英文,媽媽原本還盡量壓制厭煩的聲線已經變得不穩,她明顯生氣了,說:「你向到睇咩啊?我讀緊遍文比你聽啊,你就望出面風景!」孩子哀求道:「俾次機會我啊~」媽媽大聲說:「我已經俾咗好多次機會你啦!第一篇係咁,第二篇讀完啦,你有無聽咖?!」孩子放聲哭泣:「嗚嗚嗚──」……

這樣輔導孩子功課的情景似乎對大家來講並不陌生, 很多家長吐槽自己一旦輔導孩子的功課,就像變了個人一樣,變得河東獅吼,竭嘶底里,「高血壓」、「腦中風」等病徵明顯,大家自我調侃一番之餘,不知有沒有興趣知道,到底是甚麽原因,導致這種變化的呢?輔導功課為何容易引起親子間的情緒波動,甚至引發關係的破裂呢?

筆者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去分析。

首先,輔導功課本身對雙方來說都是件有壓力的事情。對一般的家長和孩子來說,學習、做功課都是例行公事,很難用享受其中來形容。畢竟「傳道、受業、解惑」是教育專業的內容,裡面的學問不僅僅局限於學科本身的知識,還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知識,要科學地輔導孩子功課,其實談何容易。

其次,家長自身所處的情緒狀態,是很影響輔導功課時的氣氛的,但往往調節情緒是家長的弱項。家長有沒有能量,在輔導孩子的功課過程中,做到仁慈和智慧,涉及其自身的限制和經歷,若想改善,自我覺察是必不可少。(筆者此前已從環境角度,夫婦關係和個人成長的角度論述家長狀態,此文不再贅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閱文章:《讓孩子發生改變的妙法》《媽媽的好脾氣從哪裡來》和《遇見“錯配”的孩子,是家長成長的契機》。)

最後,由於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對自身所處的身體、情緒和認知的狀態,當然不及家長了解他來得成熟,這限制了孩子準確地表達出自身需要,因此形成了家長自以為是的盲點,造成家長行動與孩子需求上的錯配,引發各自的情緒崩潰和親子關係的破壞。

心理學上的依附理論,是探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的重要依據。孩子對照顧者是有天然的依附需求的,故事中的孩子,上完一天學,其實有點累了,這時,他需要媽媽的體諒,但媽媽未能解讀孩子的需要,而是只顧催促孩子盡快完成功課,孩子為了博得媽媽歡心,盡力配合。但功課畢竟不是兒戲,學校有要求,媽媽有標準,當孩子達不到標準時,他其實需要母親的從旁協助,但媽媽卻責備孩子重複犯錯,此時,孩子的依附感遭到破壞,安全感受到衝擊,他感覺母親是不耐煩和嫌棄他的,隨即他以哭泣來表達自己的傷心。接下來,孩子在盡力調整自己的情緒:他選擇轉換環境——上廁所,以及逃避——看窗外,希望能讓自己重新振作。然而,這些表現屢次被母親誤解,失望又傷心的他為自己作最後努力,向母親哀求再給他體諒和愛,可是母親已徹底失去耐性,開始大聲責備起他。孩子此時覺得自己與母親完全失去情感連結,傷心、失望、委屈的情緒洶湧而至,他無法調適,最後只能放聲大哭了。

大家不難發現,無論甚麽時候,孩子都希望父母是喜愛自己的,正如我們喜歡被人喜愛一樣。這不是貪心,是天性,唯有這樣,孩子才能產生安全感,有足夠的安全感,他才會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包括對學業的追求。但矛盾的是,大部分的家長,都以孩子的行為作為喜愛孩子的標準,誤解孩子的需求,這就會令孩子陷入被遺棄的恐慌,阻礙他的進步。當孩子出現功課的差錯時,表示孩子遇到某些困難了,他需要的是家長的協助而非責難。而協助的過程中,如果家長能夠保持讓孩子感受到愛,那麼輔導功課就不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硬傷。

對一個家庭來說,親子關係的和諧要比輔導功課更為重要。當然,輔導功課對孩子來說也很重要,因此,我們要掌握適當的方法,讓孩子即便在被我們教導時都感受到愛。如果家長對自己輔導功課的方法把握不大的話,不能簡單地以責罵、羞辱等粗暴的方法來替代,應當盡快求助於專業人士。

People photo created by tirachardz – www.freepik.com

Related Post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