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見誠的溝通,人心嚮往之

撰文:賴舜薇
家庭動力 心理輔導員 全球職涯發展師

外婆看著孫女吃飯的樣子,對女兒說:「你給她喂啦!她自己食,食得又慢又唔正經!」

女兒沒有聽從,看了看坐在旁邊的B女,說:「你正經D吃飯。」

不一會兒,外婆又對女兒說:「你給她澆點湯到碗裡啦,干增增好難食㗎!」

女兒問寶寶:「你要不要加點湯吃?」寶寶搖搖頭,於是她們又繼續吃飯。過了一會兒,外婆再次建議女兒為孫女加湯吃飯,女兒忍無可忍,向媽媽開火……

輔導室裡,這位女兒向輔導員哭訴,她覺得自己控制不了情緒,像上面雞毛蒜皮的事,她都會覺得很煩躁,一次她忍了,兩次她又忍了,第三次她就會和媽媽大吵一架,然後雙方不歡而散,周而復始,永無寧日,她覺得太痛苦,希望輔導能幫到她。

輔導是從情緒入手的,女兒開始接納自己的煩躁,慢慢地,她說出了煩躁背後的想法和擔憂,那就是她覺得媽媽總是向她發出指令,她如果不照做,媽媽就會黑臉,不高興。媽媽不高興,她自己也不舒服。長久以來,女兒內心積聚了不少委屈、厭煩等情緒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梳理,直到無法忍受的今天。就如佛洛依德所說「沒說出口的那些情緒不會就此消逝,它們被活生生地掩埋起來,在將來以更醜陋的方式出現。」

其實她們母女情深,媽媽愛錫女兒,想把最好的人生經驗教給她甚至孫女,所以教養方式上是權威型,生活上會有很多的告誡和規條,並會不自覺地誇大了不聽從她意見的後果。女兒小時候會感到害怕,長大時就會覺得壓抑,時間久了就會有憤怒。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少了自我探索的空間,同時她亦看到爸爸媽媽的關係並不融洽,她不希望因為自己而增加媽媽的失望和傷心,因此她盡力做個乖乖女,內心有很多想法沒有同媽媽表達。她的溝通方式是討好型,聽得多,表達得少,常常委屈自己,討好他人。媽媽是位能幹和受過磨難的人,她個性堅強,覺得人生中沒有什麼坎兒跨不過去,在家裡是主導地位,溝通方式是指責型。她不明白小時乖巧的女兒,為何越大越容易「發癲」。

女兒告訴輔導員,輔導室讓她感到安全,即使與媽媽有不同意見,有輔導員這位第三者在場,她感覺自己也可以較易控制情緒並將事情說清楚。媽媽聽了女兒的說話,當場表示佩服她的勇氣和智慧,因為對她來講,輔導是有病的人才去的,沒想到家裡吵架,輔導員都能幫忙。輔導員立即欣賞媽媽的開明,媽媽來輔導室的行動,正正表明,女兒在媽媽心中的地位,只要能對女兒有幫助,媽媽居然可以突破思想的禁錮,一起來見輔導。

在輔導員的引領下,她們從講事情的經過,各自的做法,講到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再講到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渴求和恐懼。慢慢地,她們開始打破原來的溝通模式,練習新的表達方式。

媽媽說:「呢種甜粟米係轉基因,不好食啊!食到B女早發育就慘啦!食糯米粟米啦!」

女兒說:「你點知呢種粟米係轉基因的呢?我中意食甜粟,唔中意食糯米粟啊!」

媽媽說:「你無睇報紙你唔知啊!你要害死自己同個女我都無計!」

女兒平靜了一會兒,說:「媽媽,你總是很遵循你學到的知識,我知你為我好,但好多嘢無絕對嘅,我好辛苦,我中意食甜粟,唔中意食糯米粟,你就講到我地唔食糯米粟就會死咁,我好大壓力啊!」

媽媽愣了一會兒,說:「哦,我以為自己人,要肉緊啲,原來咁都係錯嘅。」

女兒接著說:「我知道你著緊我們,希望我們都健健康康,但有時盯得太緊,我覺得快要窒息。」

媽媽說:「我知道了,是我過份強調了,你話你中意食甜粟啊嘛。」

女兒說:「係啊,我講咗好多次了,但你每次在我吃粟米時就講要我食糯米粟,我無甜粟食,唔開心,你見我唔聽你話,你又會唔開心。但我想講,偶爾食一下,無事的,書報中提供的科學知識我無法辨識,我不會不信,也不會盡信。」

媽媽說:「我知啦,咁多年講嘢習慣咗,多謝你咁開心見誠地同我講,我無嘢,你放心啦。」

但願每個家庭,都能像文中的母女一樣,遇到不適,及時求助,學會開心見誠的家庭溝通方式,讓愛在家中自然地流淌。

原文:EVI Family

People vector created by pch.vector – www.freepik.com

Food photo created by tirachardz – www.freepik.com

Related Post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