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蠻」的小公主

撰文:賴舜薇
家庭動力 心理輔導員 全球職涯發展師

育兒的理論有很多,真正學習過,並能做到一些的家長又有幾位?那天在公園裡,我看到了這樣一個家庭:

下午時分,寧靜的公園裡多來了幾位小朋友和他們的家人。不一會兒,一位女孩宏亮的哭聲,引來了大家的注意。

正坐在長椅和先生聊天的太太問到:「琪琪,為什麼哭啊?」

幼稚園模樣的女孩邊哭邊走向她的父母,「我不想和他玩,但是哥哥同意和他玩!」她抗議道。

她媽媽繼續問道:「為什麼你不想和他玩啊?」

女孩氣沖沖地邊哭邊說:「嗚~~就是不想和他玩!」

這時,一位和女孩差不多大的男孩,和一位比兩位孩子都高一個頭的女孩的哥哥也從滑梯走向了長椅。女孩子繼續哭吼著:「我不想和他玩!」女孩的父母看了看情形,不介入的話,那位小男孩會因自己女兒的直白而受到傷害的。於是,他們就把孩子們全都叫到自己面前。

太太一手拉著自己女兒的手,一手拉著小男孩的手,平靜地對小男孩說:「阿姨知道你想和他們兄妹二人玩。」

這位幼兒園模樣的男孩子勇敢地點點頭。

太太接著對兒子說:「你同意和他玩。」

哥哥回答:「是啊,一起玩熱鬧嘛。」

妹妹聲音稍微低了一些,但仍然堅持自己的想法:「我不要和他玩!」

媽媽說:「嗯,我知道你心裡不太願意和他玩,但是你這樣當面講,別人會很尷尬和不開心的。如果有人當面對你大聲喊不和你玩,你會覺得怎樣?」

妹妹沒有回答。

太太看了看兒子和那位男孩。他們都回答:「不開心啊!好尷尬啊!」

女孩這時才安靜下來。她媽媽繼續說:「媽媽知道你心裡不願意,但是這樣大聲對對方說出來,別人會很難過的,而且大家也不明白原因,你能不能說出你為什麼不願意和他一起玩?」

女兒喘著粗氣,說不出話。

這位媽媽想了一下,輕聲問:「是不是你覺得他們都跑得比你快,你怕追不上他們?」

女孩一邊點頭,一邊「哇」的放聲哭了出來。太太知道自己猜對了大半,於是她先輕聲安慰小男孩:「哦,原來她怕自己追不上你們,所以才說不願意和你玩。」她接著問兒子:「剛剛的情形是怎樣的?」

兒子說:「我和妹妹玩捉人遊戲。她追,我跑。他(他指了指身旁的男孩)說要一起玩,我就說好,她說不要,然後就哭了。」

太太問那位男孩子:「是這樣嗎?」

男孩子無辜地點點頭。

女孩大聲說:「你們兩個人,我怎麼追啊?!」

媽媽明白了,說:「哦~本來你和哥哥玩捉人,你做捉,哥哥準備要跑,然後這位男孩子說要一起玩,哥哥同意了,你就覺得一個人,要捉到他們兩個人太難,你就不想這樣玩,哥哥沒有明白你的意思,同意和他玩,所以你就急哭了,是這樣嗎?」

這時女孩才徹底平靜下來。她擦乾眼淚,點了點頭。

太太問:「那你們覺得怎樣做會好一些呢?」

哥哥說:「且~她又不說,我怎麼知道?!待會兒我也會做捉啦!」」

男孩說:「是啊,每個人都有機會做捉的。」

女孩呆住。

媽媽說:「你們輪流做捉,這樣有沒有問題?」

女兒似懂非懂,還是有點不願意。

哥哥說:「那我第一個做捉吧,我捉,你們跑!」顯然哥哥對自己很有自信,於是他先提出了這個方案。然後那位男孩也說:「那我第二個做捉。」媽媽問:「那你第三個做,OK嗎?」女孩欣然答應。三個人就跑開玩了。

我暗暗欣賞這位媽媽的耐心,她不急於處理掉女兒的哭,而是一層層地了解事由,照顧到在場小朋友們的感受,協助他們找到解決的方法。我以為故事就到此結束了。

這時,又傳來了女孩的哭聲。這次,顯然這位媽媽已經知道發生甚麼事了,因為她一直觀察著孩子們是怎麼玩的。果然就是別人捉到女孩的時候,她不願意被捉,耍賴,掙脫,跑掉。孩子們再捉,她就又哭了。

而此時,小男孩的媽媽叫喚他回家了。他想繼續玩,但是他媽媽不讓,他只好趕緊過去向女孩的媽媽告完狀,就跟著自己媽媽回家了。他走了好遠,還回頭和女孩的媽媽再次打招呼:「姨姨,Hello~,再——見——」

看來他是玩得心滿意足了。女孩的媽媽向男孩揮了揮手,作為回應。

這對兄妹的爸爸給孩子們擦了汗,媽媽拿出一袋橘子,爸爸合作地開始剝橘子皮。媽媽問女兒:「我看到兩位哥哥都按照之前的約定,輪流做捉了,被捉的人都乖乖地去做「牢」,出來以後就輪到他做捉,但是輪到你的時候,你就哇哇大哭,不願意服從,那是怎麼回事呢?」

女兒嬌氣地說:「他們捉我很用力,我不要去!」

媽媽問:「是不是他們輕輕捉,你就會去?」

女兒說:「輕輕捉我也不去!」

他們一聽,全都笑開了!

分明就是位刁蠻公主,別人受罪就行,自己不願意就不遵守遊戲規則。女孩看到家人在笑話她,又哭了起來,邊哭邊說:「你們笑我!」

她爸爸說:「你這樣,就是會被人取笑的,哈哈!」

哥哥也說:「你這樣,沒有人願意和你玩的!」

女孩纏媽媽抱,媽媽把她抱起,她繼續委屈地向媽媽反問:「你被人笑話,你開不開心啊?!」

媽媽說:「我當然不開心啊,但是,至少我要弄明白,別人為什麼要取笑我!」媽媽再一字一句地重複一遍:「我會不開心,但一定會想明白被笑話的原因!」

女孩停止了哭泣,像是進入了「思考」。她安靜地在媽媽身上趴了一會兒,然後全家人就又有說有笑地離開了公園。

公園是恢復了寧靜,但我卻有點不平靜。我深深地被這個家庭的氣氛所吸引著,他們陪伴著孩子,理解著孩子,協助著孩子。處理孩子哭泣的過程中,細緻而有耐性,溫和但有原則。他們一遍一遍地思考和觀察孩子哭泣的原因,不厭其煩地理解孩子,協助她明白和表達自己的心情,協助她認識處境,以及認識自己的做法,對別人、對自己所造成的影響,從而領悟出更高明的做法可以是怎樣。他們家庭成員之間的協作,所散發出來的平和氣氛,給了孩子安全的成長空間。看來,真的不是孩子「刁蠻」,是要家長慢慢培養啊!

Related Posts

Leave a Reply